崇信龙泉寺位于甘肃平凉市芮河北岸,背依风翥山,山高300多米,海拔1215米。山上流水从崖壁间渗出,形成两泉:一曰浓露泉,一曰贯珠泉。贯珠泉陡壁之上有一棵古柏,形似飞龙,鳞爪森然,蜿蜒于峭壁之上,已有上千年树龄。龙与泉和,山与水映,龙泉寺因此而得名。
龙泉寺为低山沟壑地貌,青山隐隐,绿水悠悠,水溢岩石。方圆不足2千亩的景点内,凝聚了陇东黄土高原景观的精华莲花晓日、高原秋风、古柏龙盘、灵沼鱼化、瀑珠怕雨、辍桥步月、湫池霖雨、谷内烟霞等名胜八景,小巧玲珑,引人入胜,堪称陇东山水的“天然盆景”。
主寺建设在中台,殿后石壁高数丈,石壁中有300多米长的水系,水溢岩石,百泉争流,聚者为露,散者为雨,垂者为星,注者为旒,潺潺有声,形成浓露和贯珠二泉,特别是贯珠泉飞岩欲坠,泉中绿草茵茵,游鱼从容,岩面流水如丝如缕注入泉中,楼阁映于水际,石桥弯折其上,别有一番江南园林趣味。清顺治县志记载,“贯珠泉为陇东第一泉”,明崇信知县柳仲庭诗曰:“龙泉山中古佛堂,流水潺潺绕后廊,人道蓬莱无处觅,谁知仙境在斯方。”
龙泉寺门前有一片平坦宽敞的广场,建有门庭和三块石碑,穿过门庭,在越过沟谷之处架有一座高高耸峙的白色桥梁,拱洞圆且高,酷似古时官馆的玉带模样,桥仿照颐和园某桥而造。
过桥上山,几十个水泥台阶顶额而立,经过三段“一长陡一短平”的台阶道路,便出现了“芮谷圣境”牌坊门。此牌坊四柱三门,画染雕柱,悬挂着额匾和柱联题词,建造制作的颇为精致壮观。过了牌坊门不远,左首隔着浓绿树荫的沟谷中出现一条白色巨龙,身长足有十余米,颈角翘空,四足驻地,身躯蜿蜿,鳞鳍重重,似有腾空而去之势。龙口喷珠泻雾,辉映日光,云蒸霞蔚,彩桥横空,映于龙侧,使人大有身临仙境之感,这就是著名的“龙吐彩虹”。
再上去,同道台阶渐渐变成“一短陡一长平”的缓行步。路掩映在两旁的绿荫之中,有杨柳、桦松和各种灌木,花香鸟语,静谧、清凉、幽邃、馨芬,使人恍若走进自然山林之中。在林木深处的转弯处,有一眼水井,口径约有尺许,清水满盈,明可鉴人,曰“洗眼泉”。
登到了台阶的顶端,蓦然显出了一片飞檐翘脊的殿宇建筑。殿宇下方有一座跨越沟壑的“双桥步月”,是龙泉八景之一。桥长约9米、宽约4米,两边一米多高的栏杆全为石雕,栏杆柱头上是古狮和金瓜雕饰,栏壁上是“暗八仙”及琴棋书画图案。
过古桥,有一红色古崖上书“浓露泉”,崖面上岩水从高处簌簌落下,到低处汇成密集的珠串或细流倾注到崖脚下的长泉之中,由此上去便到殿宇前。三座并排建筑的大殿,飞檐斗拱,画梁绘栋,殿中均有彩色塑像。庭院中尚有一松一柏,高过十余米。稍上,毗连的有两层楼亭建筑,亭曰“晴雨楼”,两边有台阶可登亭。此楼后面是“贯珠泉”。在数十米曲折壁立的山崖上,有一古柏,乃“千年以上物也”,霜皮黛色,鳞爪森然,形似肖龙,龙伏于泉,滑流着倾如雨帘的山泉,使人恍若置身于一个灵异非凡的龙的世界。龙泉寺隆冬三景更迷人,一曰苔痕衬绿,二曰泥纹翠秀,三曰寒冰姝异,独具特色。